托特灵异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扇妖(制扇骨)

发表于 2020-10-22 02:27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扇妖(制扇骨)

  吴中折扇,凡是紫檀象牙乌木为扇骨的,都不过是俗物,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,才可称作怀袖雅物。扇面重金,也不足为贵,唯有扇骨合时尚者为最贵重。往时,制扇骨的名手有马勋、马福、刘永晖等人,所制之扇,价值数铢。近年则有沈少楼、柳玉台,价涨至每柄一金。而蒋苏台制作的扇骨尤称绝技,一柄价值三四金,满市争相购买,如同大古董一般,被人称为“扇妖”。

  《野获编》

  王五痴(铸佛像)

  王五痴,明末人氏。明灭亡时蓄明制钱数万贯。清兵入关后,王五痴已知铜钱无用,尽数将钱熔化,铸成佛像。所铸之佛,都是巨躯,并有“五痴”题字。周孝子子佩茂兰,写有王五痴积制钱为佛像五躯送供虎邱禅院寺。五痴所铸之佛像,肥体丰身,为众多铜佛罕见,其技秘不外传,故寺院中极少可见心宽体胖之佛。

  《宝素堂金面书画编年录》

  掺蟹黄(用漆秘术)

  漆最怕蟹。(据《周经本草》载:蟹黄能化漆为水,糊涂漆疮用之。)苏东坡曾请漆工来家中漆器,漆工用手抓蒸饼而食,昏昏然中了漆毒,急忙以蟹黄去喂,漆工才慢慢醒过来。用墨掺入漆中,最是上等漆。但是,必须用少许蟹黄拌入才可使用,不然的话,其漆坚顽,刷起来很不顺畅。此乃漆工不传之技。

  《仇池笔记》

  服松脂(养颜秘术)

  松脂以真定出产的为佳。(据《本草纲目》记,松脂亦名松香、松胶。气味苦,甘温无毒,主治痛疸恶疮,头疡白秃,疥瘙风气。安五脏,除热。)用细布袋盛起,泡在水中,沸汤大煮。见得浮于水面的松脂,用笊篱捞取,重新投于新水中;久煮不出的,弃而不用。投入白茯茎末,杵罗为末。每日取三钱,匕箸口中,用少许熟水漱口,仍如常法揩齿,然后啜少许熟水咽下,再漱齿。此术可牢牙、驻颜、乌须。

  《仇池笔记》

  状如香炉(古棋局记)

  古人下棋之局,已失传。李颀的《弹棋谱》中记道:“蓝田美玉清如砥,白黑相分十二子,是棋以玉为之,其数十二也。”古弹棋设局,状如香炉,其中隆起。义山有诗:“玉作弹棋局,中心亦不平。”王建《宫词》云:“弹棋玉指两参差,背局临虚斗著危。先打角头红子落,上三金字半边垂。”华阴杨牢六岁咏弹棋局,诗云:“魁形下方天顶凸,二十四寸窗中月。”终不知其制法。

  《考古图》

  手眼八万四(塑佛像)

  唐人杨惠之,以塑像而技惊天下。杨初学绘画时,效法吴道子,画艺甚高,后改学塑工,渐扬名朝野。他塑的大义净三藏言于楞伽山,山中一切兽禽,望而生畏,都不敢至山。他塑成的观音像,有手眼八万四千,堪称精绝无双。凡经他所塑的佛像,都告诫后人不可妄加涂饰。可惜的是,仍有俗工修治其像,失去了杨惠之的本意。他的盖世绝技也从此湮灭,继者无人。

  《太平清话》

  玉指沾香(雕梅核)

  永嘉时有位闺妇,能在青梅核上雕刻,镂以花鸟,十分纤细可爱。以手托核,玲珑如小盒;两片相合,则浑圆如梅,谓之梅篮,一时传为神工。刻核雕石,本是匠人之技,而此梅篮却出于深闺佳人之手,更为叫绝。且是玉指沾香,所刻梅篮虽无活枝,却可闻得梅香暗浮,难怪李太白作诗吟道:“珍盘荐雕梅”。

  《琅琊漫钞》

  闺楼宠物(水磨竹器)

  苏州人濮仲谦,身怀绝技,专工水磨竹器。如扇骨、酒杯、笔筒、臂搁之类,妙绝一时。也磨紫檀乌木象牙,但不多见。他曾为柳夫人制作过弓鞋底板二双,纤纤一握,玲珑可爱,滑爽爽的木屐,犹闻脂粉之香,堪称闺楼宠物。

  《五色瓠》

  直逼秦汉(铸镜秘术)

  铸镜炼铜最难,先将铜烧红,打碎成屑,盐醋捣荸荠拌铜埋入地中,十七天后取出,入炉中化清,每一两投磁石末一钱;次下火硝一钱;再投羊骨髓一钱,将铜倾在太湖沙上,别种沙不能用,如前法六七次愈妙。待铜极清,加碗锡,每红铜一斤,加锡五两,白铜一斤加六两五钱,所用水,以梅水(雪水)和扬子江水为最佳。白铜炼净,一斤只得六两,红铜得十两,白铜为精,铸成后开镜,要好锡一钱六分,好水银一钱,先熔锡,次投水银取起,入上好明矾一钱六分,研细备用。若要制成“水银古”用胆矾水银等分入新锅,烧成豆腐渣样子,少许涂在镜上,再用火烧。若要制成“黑漆古”,开面后上水银,入皂矾水中浸一日取起。别的颜色须在黄梅天制造。上色后放置在湿地一月之久,方可移动,则诸颜色与秦汉物二百计不能落矣。

  《快雪堂漫记》

  手擎七级浮屠(造铜器)

  砀山刘贞甫,制造铜器精巧绝伦,被传为“圣手”。他曾为万年少造过准提像一座,此像高二寸许,造了三年才成功。像有手臂十八条,每臂各持一物,一手擎七级浮屠,每级四面各佛一尊,法像庄严,所谓神工鬼斧。刘贞甫曾为宋荦雕刻图章二枚,一枚为龟纽,一枚为天鸡纽,俱精妙可玩。刘氏之技,无传人。

  《筠廊偶笔》

  丹墀验技(裱葫芦内壁)

  朝廷中需要裱画工匠,吴郡特送四人进京。初到宫内,便发下细腰葫芦一只,命令在葫芦内壁裱糊一纸。这无疑是强人所难,非神仙之功而莫为的。工匠们良久未说一语,望着葫芦苦苦思索。忽有一人沉思半日,猛然说道:“有办法了!”于是,他立即将葫芦蒂切去,将砸成细屑的碗瓷倒入其中,让三人轮换摇晃。不多久,葫芦内壁被打磨得十分光洁,然后倾出碗屑,再将白棉纸浸一个晚上,调成浆,即倾入葫芦内,晃动摇匀后再倒出,待到浆汗已干,再灌再倒,如此数次,然后进御。葫芦送至丹墀之上,皇帝命人把葫芦破开。只见葫芦内壁遍裱白纸,丝毫看不出补缀之痕。皇上大为赞赏,将这四位吴郡工匠留在了朝中,专事裱工。

  《京师偶记》

  背纤翻山(轿缆)

  凡是扬帆、索缆,都是水中行舟的事。然而,在云、贵做官的官吏,乘坐轿子上山,也必用纤夫。纤用染色的长布制成;承应上司的时候,则是用全帛之纤。山高路陡,乘轿而上,只得借此纤绳之力才能行走。在山东,路途中可常见推小车的人,顺风时则在小车上张帆,以助车行。有人曾以此作了一副对子:“笑看南俗轿牵缆,好对北方车挂帆。”在甘肃宁夏,多有沙山,当地老百姓也使用以缆挽轿的绝技。

  《曝杂记》

  死不瞑目(塑像)

  新安人郑笔锋,以塑像而名声四传。他的绝技是仿照真人塑出佛像,无不逼真传神。纵观南朝神像,独以金乙总管像为最绝,周太尉的塑像次之。按塑像的传统,凡神像的耳、目、口、鼻其高下大小都一律匀称,而这金乙总管与太尉的塑像却不同,看上去像活人似的,与真人一般无二。著名道士会左髻昙阳子羽化数年,无数人来找郑笔锋,求他为道士塑一神像。可是,当郑笔锋刚刚允诺,即猝然死去,死时难以瞑目。他的塑像之艺,也随之绝传。

  《梅花堂草集》

  了无痕迹(补古铜器)

  有人将古铜器一件,可分为数器,各有真青绿,虽是内行人也难以辨认。某进士得过一只宋瓷碗,偶然把玩,发现有一处微微软绵,便去问匠人。匠人对他说,此处是修补过的,不可再碰,不然会脱落。这位进士再看宋瓷碗,见它釉色青润,修补处毫无痕迹可寻。于是他想:工匠之巧已经达到如此境界,不用说一只碗,那本身就泛着青气的铜器,就更容易修补了。若要记载,当属徐守素、蒋彻、李信,修补古铜器如神,无人可及。

  《金陵琐记》

  木犬吠贼(木制品)

  有个叫黄履庄的人,年少而聪慧绝顶,尤其喜欢别出心裁,善作各类技巧。七八岁读私塾时,黄履庄背着先生,偷来一把木匠的小刀,用来锥凿木头人,所雕之人长寸许,放在桌子上,木人便自行走,手脚互相摆动,如人行走,围观者无不惊奇,称黄为神童。到了十岁,黄履庄便专制小物以自我欣赏,见到的人都纷纷以重金买去。黄履庄体弱多病,经不得折腾,不久也就罢手了,因此传 世之作并不多见。

  戴文昭曾经见黄履庄作双轮小车一辆,长三尺余,约可坐一人,不需要推动,就能自行,以手挽动轴旁曲拐,小车便继续前行,随行随挽,每日可行八十里。他作的木狗,放置在门侧,蜷卧如活犬一般,有人入屋,触动机关便狂吠不止;吠出的声音与真犬无异,无论怎样狡黠的人,都无法辨出真伪。他作的木鸟,放在竹笼中,能够自己跳舞飞鸣,鸣声如画眉,非常动听。所作的水器,将水置器中,水从下朝上飞射如线,高达五六尺,长久不断。黄履庄所制奇物之巧,在他去世后就失传殆尽了。

  《归田琐记》





上一篇:得道(制木羊)
下一篇:烟飘行辕(发丝帐幔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托特灵异网

GMT+8, 2024-12-22 17:56

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友分享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
© 2020 thothhome.com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